快轉到主要內容

mountainandwater

善牧主日
善牧主日彌撒後,神父帶了幾個小孩子參觀他們的羊棧,還讓他們摸一隻剛出生兩天的小羊,十分應節。有修士剛巧要餵羊,還要管教小孩子絕對不可以胡亂追趕羊群。讓小孩子體驗到甚麼是善牧。當然,有真實餵養羊群的神父,這個主日的道理也十分值得分享。
幾句有關教宗選舉的拉丁文
全球的天主教會是一個共融的團體,於教宗的管轄之下。教會傳遍四極,然而拉丁文仍然作為西方教會的官方語言。加上近年因着科技進步,信友們一方面可遊歷各處,或於互聯網接觸到其他地方的天主教會,一個有型可見的共通語言尤其具標誌性。筆者希望和各位分享幾句與教宗選舉的拉丁文。
一點告解聖事的想法
在告解中神父給予的補贖,就好像是先知厄里叟叫納阿曼去浸約旦河一樣。對納阿曼來說是不用費力的任務,簡單得他一開始完全不相信這樣輕鬆的事情就能洗去使他完全和團體斷絕的癩病。我們的補贖本身也不一定能夠使我們改過遷善,然而如果我們是靠着這些少少的補贖,讓天主在我們的生命行事,這些輕鬆的事情也成為天主將我們心中愛火重新點燃的工具,發揮我們相像不到的效果。
教宗是誰
聖巴爾納鐸寫給教宗尤金三世:「但你並不是其他主教的領主,而是他們中的一位、也是那些愛天主並敬畏天主的人當中的一位兄弟。然後你要考慮到你應該要是義德的模範,聖德的鏡子,慈悲的規範,真理的確認者,信仰的守護者,萬民的導師,基督徒的領隊」
宗座出缺的幾件小事
教宗亦是人,有一天要走完在現世的道路。一個教宗去世﹝或極少數地退位﹞,直到有下一個教宗時,這段時期就是「宗座出缺」。拉丁文稱作 sede vacante ,字面就是座位空了,因為羅馬主教的座位暫時沒有人了。 以下想和大家一起以信仰的目光去看有關宗座出缺的幾件小事。
教宗選舉其實已開始
陳日君樞機提出的問題實在不容忽視:在邊緣地區的年老樞機怎樣能夠準時出席?教宗方濟各正式死亡時間為星期一早上七時三十五分,然而雷樞機決定第一次會議竟然是第二天星期二早上九時。連二十六個小時都不夠,身處羅馬或歐洲的樞機們究竟有多希望將非洲、亞洲、南美洲的聲音關在門外?上網一查各地飛往羅馬最快的航班需時多久:澳洲悉尼要22小時、智利要15小時、日本要差不多15小時。非洲看似很接近歐洲,但由於未必有直航,畿內亞要飛往羅馬可能10個小時。這個是單計航程,還未計算前後的交通、安排等等。
我看教宗方濟各
既然教宗方濟各已過身,為何筆者想分享自己的想法呢?因為他不是第一個教宗,而如果天主還未第二次光榮地來臨,他都不是最後一個。筆者希望大家能夠以信理的眼光去看教宗方濟各,也同信理的眼光去看下一位教宗。 教宗不一定是聖人、聖人也不是不會犯錯。相反,聖人只是在不斷跌倒卻繼續依賴天主仁慈去悔改的人。方濟各是否在天堂?還是在煉獄?這都不是我們要考慮的事情。在此時此刻,作為信友,我們的工作是繼續為教宗方濟各的靈魂祈禱。 凡諸信者靈魂,賴天主仁慈,息止安所。 望主賜爾等永安,及永光照之,息止安所。
復活節——為教宗方濟各的靈魂祈禱
他們是教宗,無論他們是好是壞,他們都背負了帶領教會的重擔。有些人做得很好,有些人做得很差,天主自然會向他們算帳。作為教友,我們特別為他們靈魂的得救祈禱,願天主仁慈寬待他們、願天主接納他們的靈魂。 凡諸信者靈魂,賴天主仁慈,息止安所。 望主賜爾等永安,及永光照之,息止安所。 保祿宗徒寫信給格林多教會時,更加諷刺死亡: 『死亡! 你的勝利在哪裡﹖死亡! 你的刺在哪裡﹖』死亡的刺就是罪過,罪過的權勢就是法律。感謝天主賜給了我們因我們的主耶穌基督所獲得的勝利。(格林多前書15:55-57) 在紀念耶穌基督復活的日子,讓我們為教宗方濟各祈禱。願聖子復活的光,照耀方濟各教宗。
[圖片故事]十字聖架真木
請看這十字聖木,救主曾懸於其上。 請眾同來朝拜
聖週四禮儀默想
到了聖週四的今天,在光榮頌之後再也聽不到鐘聲和管風琴,祭台被卸去了,聖堂連聖體櫃也空了。所有耶穌的標記逐少逐少地消失了。到了聖週五,教會甚至沒有彌撒。到了現在,沒有標記就是最大的標記。 衪貶抑自己,聽命至死,且死在十字架上。﹝斐理伯書2:8﹞ 聖堂所有代表耶穌的標記都消失了,正正就是反映着耶穌貶抑自己,甚至死在十字架上的奧跡。這就是歷代殉道諸聖所效發的謙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