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的的主日,因為孩子約了舊同學到牛津聚會。刻意早點出發,順道到牛津的司鐸祈禱會的堂區參加8時的彌撒。相信大家也會有相同的感受,星期日要參與早上8時的彌撒的確不容易,但到了聖堂之後,筆者馬上被聖堂至聖所的設計吸引。馬上想起希伯來書說所說的:
我們既有如此眾多如雲的證人,圍繞著我們,就該卸下各種累贅和糾纏人的罪過,以堅忍的心,跑那擺在我們面前的賽程,雙目常注視著信德的創始者和完成者耶穌:衪為那擺在衪面前的歡樂,輕視了凌辱,忍受了十字架,而今坐在天主寶座的右邊。﹝希伯來書 12:1-2﹞

但漂亮的建築永遠都不及在那裏舉行的禮儀重要。當天早上在場的教友應該起碼有超過120人,還有2位神父在彌撒期間一直聽告解。當天是聖神降臨後第六主日,福音出自馬爾谷福音:
當那些日子,又有一大群人,沒有什麼吃的了。耶穌叫過門徒來,給他們說:「我很憐憫這批群眾,因為他們同我在一起已經三天,也沒有什麼可吃的了。我若遣散他們空著肚子各自回家,他們必要在路上暈倒;況且他們中還有些是從遠處來的。」門徒回答說:「在這荒野裏,人從那裏能得餅,使這些人吃飽呢﹖」耶穌問他們說:「你們有多少餅﹖」他們說:「七個。」耶穌就吩咐群眾坐在地上,拿起那七個餅來,祝謝了,擘開,遞給他的門徒,叫他們分開;他們就給群眾分開。又有幾條小魚,耶穌祝福後,也吩咐把這些小魚分開。人都吃飽了,把剩下來的碎塊收集了七籃子。人數約有四千;然後耶穌遣散了他們。﹝馬爾谷福音 8:1-9﹞
按馬爾谷福音的記載,這是耶穌的第二次分餅奇蹟。第一次耶穌在猶太人地區分餅,而這一次耶穌在外邦人地區分餅。當天神父講道特別提到這個奇蹟的重要。
講道筆記 #
神父提到,分餅奇蹟是耶穌的眾多奇蹟當中,唯一是四部福音都有記載的;而且有些福音更不只記載一次。神父提到他小時候聽到有解釋耶穌沒有真正分餅,而「奇蹟」是在於耶穌能使眾人把自己的所有分享給其他人,「分餅奇蹟」是「分享奇蹟」云云。
神父指出,如果這事情如果只是單單出自人性的慷慨,就不會四位聖史都不約而同地詳細記載,尤其是若望更由分餅的奇蹟引到聖體聖事。 筆者註:的確,連耶穌幾次復活他人、治好胎生瞎子這些奇蹟都不是每部福音都有記載。
神父接着指出,四位聖史都要記載的分餅事蹟,如果不是有超性的元素、不是真正的靠天主的大能餵飽眾人的話,根本就不符合邏輯,也不符合四部福音的脈絡。分餅的奇蹟是確確切切的神蹟。
耶穌分餅時,詢問了祂的門徒,讓他們獻出自己的所有。門徒們所獻出的,根本就不能對事情有甚麼幫助;同時天主本身就不需要門徒的參與就能完成自己的工程。然而,天主卻願意人去參與祂的救贖工程;而人雖然單憑己力根本就不能達成耶穌的救世工程,但人卻能在接受天主的邀請、在與天主的合作下完成超乎自己能力的召叫。

反省 #
聖多瑪斯提醒我們:「恩寵並不取代本性,卻是完滿本性」Gratia non tollit naturam, sed perficit 。天主每一次的邀請,都是讓我們能夠成為一個更完滿的人。跟隨基督的道路感覺困難,不是因為天主召叫我們做超人,而是因為我們受傷的人性使我們不能輕鬆地做人性的事情。一如耶穌治好跛子前說「你的罪赦了」,然後叫他起來行走,就是比喻我們因為罪惡而不能做人性原本所設計的事情。
以上牛津司鐸祈禱會的聖堂被眾多聖人的雕像圍繞,也是提醒我們也能成為像這些聖人一般。這些聖人的經歷都不同,但我們和他們相似的地方就是只要接受了耶穌的邀請,拿出自己僅有的,就能成就超乎相像的大事情。